“囫圇吞棗”的故事
相信很多人在課本中都學過
現實中真的發生了這樣
可怕的情況……
我院消化內科
從60歲的王阿姨(化名)腹中取出一顆棗核。
家住淮陰區某鄉鎮的60歲的王阿姨在吃棗時誤將一枚棗核吞下,起初她以為吃進去的棗核會隨著消化完的食物排泄出去,沒想到到了晚上開始腹痛起來。王阿姨趕忙去了當地鄉鎮醫院,CT顯示王阿姨十二指腸降部有異物,由于棗核質地堅硬,且兩頭非常的銳利,稍有不慎,極易會造成腸道的出血和穿孔,嚴重者可引起腹膜炎而危及生命,醫生建議王阿姨立即轉到淮陰醫院。
當天,王阿姨趕到市淮陰醫院,消化內科鐘巧蘭主任接診看了片子后,與病人及家屬溝通,可以先通過胃鏡觀察,如果看到異物,可以用異物鉗通過胃鏡取出,避免行外科開腹手術。
鐘主任先在胃鏡前端按上透明帽,將棗核尖銳的頭端套入透明帽內,避免在取出過程中造成消化道的二次損傷。鐘主任經過不斷的調整角度和方向,和內鏡護士默契的配合,30分鐘后,順利把棗核取出,同時避免了十二指腸及食道的損傷。
棗核取出后,患者及家屬均豎起了大拇指稱贊鐘主任過人的膽識及精湛的技術。
其實生活中誤吞棗核等異物的情況時有發生,這些異物通常比較堅硬,不容易被消化吸收,也不容易被胃酸消融,而是會逐漸向遠端行進,人體有強大的自我保護功能,一般來講最終會和大便一同排出體外。
但是,也有比較個別的情況,就像王阿姨這種,棗核卡在消化道中的狹窄地方,甚至更為嚴重的情況是刺破食道或胃腸道等。所以誤吞了棗核等異物,雖然不必過度擔心,但也要引起重視。
首先千萬不要揉肚子。
雖然揉肚子會讓胃腸道加強蠕動,
但這種折騰也會增加棗核刺傷、卡住的風險。
最好能讓尖利的棗核被其他食物包裹起來,
并盡快排出體外。
可以第一時間吃點炒韭菜或者蒸紅薯,
這兩樣含有大量的纖維素,
能把棗核包裹起來。
此外還要注意觀察身體情況, 一般棗核等異物會在1-2天之后隨著大便排出體外, 這期間的排便不要排到抽水馬桶, 要排到便于搜尋棗核的地方。 如果出現明顯的中上腹疼痛,或者是腹痛, 甚至伴有惡心、嘔吐、嘔血、便血,要及時去醫院就診。